最近国家大力整治老百姓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,这是大好事!但在学校,特别是买教辅书这事上,有点“用力过猛”了,出现了一些新问题:
1. 为啥要整治教辅书?因为背后真有“油水”!
教辅书本身是好东西,错的是过去一些地方把它变成了“捞钱工具”:
*有的教育局干部跟卖书的勾结,拿回扣,几年就捞了200多万!
有的老师推荐书不看质量,只看哪本给的回扣多。
有的学校一门课就让学生买6本,明明标价90块,却收学生135块,多出来的钱进了学校的“小金库”。
太乱了!所以国家出台了“五限”政策(限年级、学科、范围、数量、总钱数),只准用官方名单里的教辅,就是为了砍断这些捞钱的链条。
2. 整治别变“躺平”,老师学生都难受!
想法是好的,但一些地方执行起来太死板:只要不在官方名单里的书,一律不准用!结果呢?
老师怕了: 怕踩红线,干脆啥教辅都不敢推荐、不敢订了。
家长懵了:只能自己上网乱买,买到的书质量差、不合适。
学生苦了: 作业量没少,反而更乱,学习效果受影响。
农村学校惨了: 本来资源就少,老师这下真“没米下锅”了。
这不是国家政策的本意,是下面执行图省事、怕担责的“懒政”!
3. 好办法:堵后门,开正门!
看看人家江西的做法,就挺聪明:
不再统一订任何收费教辅。(堵住腐败后门)
政府掏钱,请最好的老师编写免费的学习资料! 老师和学生需要啥就下载啥。(开正门,满足需求)
还搞了个“智慧加油站”,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拿到更有挑战的练习,避免“吃大锅饭”。
这说明,治乱象的关键不是“一禁了之”,而是“用更好的、免费的、透明的办法,代替过去那些靠回扣、黑箱操作的坏办法”。
4. 建议:反腐别反了教学!
打击腐败是对的,但别伤着认真教书的老师和想学习的学生。应该:
1. 划清线: 省里统一列个“白名单”,明确哪些教辅能用、怎么用,名单还要经常更新。
2. 给“免费粮”:学江西,政府组织名师编高质量的免费学习资料,让大家有得用、用得好。
3. 教老师“做饭”:多培训老师,让他们自己也能设计好作业、好练习,减少对教辅书的依赖。
4. 留个“门缝”: 如果学校教学确实需要名单外的资料,可以打报告申请,批了就能用,别搞“一刀切”卡死。
说到底: 我们要反的是“靠卖教辅捞钱”的腐败分子,不是“靠教辅教书学习”的老师和学生。政策既要硬(有牙齿),也要暖(有温度),才能真正办好教育。
网上配资门户怎么登录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