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当今能源转型的浪潮中,锂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、长循环寿命等优势,在电动汽车、储能系统、数据中心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。
然而,锂电池的安全性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,尤其是锂电池PACK的安全研发,更是关乎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。业内专家从电芯选择、热失控因素、BMS功能、热失控过程、热蔓延抑制以及验证有效性等方面,深入探讨锂电池PACK安全研发的关键要点,破译热失控蔓延阻断密码。
一、电芯选择:安全之基,品质为王
电芯是锂电池PACK的核心组成部分,其品质和一致性直接决定了整个PACK的安全性能。在电芯选择上,我们必须选择一线A品电芯。A品电芯在生产工艺、材料选择、质量控制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标准和丰富的经验,能够确保电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。
A品电芯在制造过程中,采用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,对电芯的内部结构、材料成分等进行精确控制,从而保证了电芯的性能稳定。同时,A品电芯在一致性方面表现优异,不同电芯之间的电压、容量、内阻等参数差异较小,这有助于减少电池组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不均衡现象,降低热失控的风险。例如,头部大厂A品电芯,如松下、亿纬锂能等,其一致性误差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,能够有效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,提高整个PACK的安全性。
展开剩余76%二、热失控因素:洞察根源,精准应对
充分了解电芯热失控的因素是进行锂电池PACK安全研发的前提。电芯热失控主要受到机械、电气和温度三个方面的影响。
机械因素包括电芯的挤压、穿刺、振动等。当电芯受到外力作用时,内部结构可能发生破坏,导致正负极材料直接接触,引发短路,进而产生大量热量,引发热失控。电气因素则主要是指过充、过放、过流等异常情况。过充会导致电芯内部电解液分解,产生气体,增加内部压力;过放会使电芯内部活性物质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,降低电芯性能;过流则会加速电芯内部反应,产生大量热量。温度因素也是热失控的重要诱因,当电芯温度过高时,电解液容易分解,正负极材料发生副反应,加速热量的积累,最终导致热失控。
在产品设计过程中,我们要有的放矢,针对这些热失控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。例如,在机械防护方面,可以设计坚固的外壳和缓冲结构,减少电芯受到外力损伤的可能性;在电气保护方面,要合理设计电路,设置过充、过放、过流保护装置,确保电芯在正常工作范围内运行;在温度控制方面,要优化散热系统,降低电芯的工作温度。
三、BMS至关重要:智能守护,防患未然
电池管理系统(BMS)在锂电池PACK安全研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BMS具有全面感知和保护功能,能够实时监测电芯的各项参数,如电压、电流、温度等,并在电芯或PACK异常前有效告警和保护。
BMS通过对电芯参数的实时监测,可以及时发现电芯的异常情况,如电压异常、温度升高、内阻增大等。当检测到异常时,BMS会立即发出告警信号,提醒用户采取相应的措施。同时,BMS还可以根据预设的保护策略,自动切断电池组的充放电回路,防止电芯进一步损坏,避免热失控的发生。例如,当BMS检测到电芯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,会立即停止电池组的充电,并启动散热系统,降低电芯温度。
此外,BMS还可以对电池组进行均衡管理,确保不同电芯之间的电压、容量等参数保持一致,减少电池组的不均衡现象,提高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。
四、浸没式防护:把握关键,及时干预
电芯一般在200度以上才会进入剧烈的不可逆热失控状态。在热失控发生前,电芯的温度会快速升高。因此,在200度以下快速降温是降低热失控烈度的关键。
当电芯温度升高时,我们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降温。可以采用强制风冷、水冷等方式,快速降低电芯温度。
数据中心领域,业内采用浸没式电池模块,这种创新的设计将电芯完全浸没在防护剂里,真正做到了本质安全。
防护剂是一种特殊的液体,它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和散热性能,能够有效地隔绝氧气,防止电芯在高温下发生燃烧和爆炸。
五、同步抑制热蔓延:快速冷却,隔离风险
热蔓延是锂电池PACK热失控过程中的一大风险。当一颗电芯发生热失控时,其产生的高温和热量会迅速传递到周边的电芯,引发连锁反应,导致整个电池包发生热失控。因此,同步抑制热蔓延是锂电池PACK安全研发的重要任务。
冷却要快速且足够,让自身热失控发展得到抑制,并可有效控制自身热失控对周边电芯的影响。可以采用多种冷却方式相结合的方式,如风冷、水冷、相变材料冷却等,提高冷却效率。要在电芯之间设置隔热材料,如陶瓷板、隔热棉等,阻止热量传递,隔离风险。例如,在储能系统的电池包中,通常会采用模块化设计,每个模块之间设置隔热层,防止热蔓延。
还可以采用热隔离技术,如将电芯分成多个独立的区域,每个区域之间设置防火墙,当一颗电芯发生热失控时,可以有效地隔离热量的传递,防止热蔓延到其他区域。
六、验证有效:大量测试,确保可靠
大量验证是确保锂电池PACK安全研发措施有效的重要手段。在研发过程中,要对各项安全措施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,确保其在各种工况下都能正常工作。
加严验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。要考虑多颗电芯同时热失控的情况,模拟实际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,对电池包进行严格的测试。例如,可以进行热失控模拟实验,通过人为制造电芯热失控,观察电池包的响应和防护效果。同时,还可以进行振动、冲击、高低温等环境测试,确保电池包在各种恶劣环境下都能保持安全稳定。
通过大量验证和加严验证,我们可以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,并进行优化和改进,确保锂电池PACK的安全性能达到设计要求。
总之,锂电池PACK安全研发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要从电芯选择、热失控因素、BMS功能、热失控过程、热蔓延抑制以及验证有效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。
在中国运营商数据中心这个对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严苛的领域,业内明德源能已树立起一座关于锂电池安全使用的里程碑——产品安全运行记录,至今已突破8年!这不仅是对技术实力的最佳证明,更是客户选择明德,那份信赖的回报。
与此同时,遍布全国的数据中心,超2万台明德源能的设备正如同忠诚的卫士,持续、安全地稳定运行。明德源能不仅是安全记录的创造者,更是规模最大的实践者。
明德源能凭借对锂电池安全应用的极致专注、对电芯机理的深刻理解、对电源电池融合架构的创新探索,以及对客户需求的深切关怀,全栈产品DPS、电池柜、户外柜、集装箱已经能够做到支持浸没式锂电池产品形态,真正做到本质安全,正在重塑数据中心锂电池应用的安全格局。
发布于:北京市网上配资门户怎么登录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